山 甲骨文字形 “山”的甲骨文字形 “山”字典中的甲骨文字形 “山”龟甲兽骨上的形态 “山”《字源》中的字形演变 字理阐发 甲骨文为象形字,象众多山峰耸立,本义为地面上高耸而尖锐的部分。甲骨文为契刻方便,只表现山的轮廓。 字理教学 与此课汉字共同教学。 字与文化 在古代,人们认为山是连接天地的桥梁,是神灵居住的地方,因此,对山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。“三山五岳”作为中华大地上的名山代表,不仅自然风光绝美,更承载着无数历史传说和文化故事。三山,有三种说法:(1)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:喜马拉雅山脉(盘古开天辟地、共工怒触不周山)、昆仑山脉(玉帝居庭玉京山、嫦娥奔月)、天山山脉(西王母娘居庭、女娲炼石补天);(2)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:蓬莱(蓬壶)、方丈山(方壶)、瀛洲(瀛壶);(3)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:黄山、庐山、雁荡山。从地理位置上来看,“五岳”分别坐落在中国的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五个方位,象征着中华大地的脊梁,自古以来就是君王封禅祭祀、文人墨客游历咏叹的圣地。分别为东岳泰山、南岳衡山、西岳华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