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骨文字形

“风”的甲骨文字形

“风”字典中的甲骨文字形

“风”《字源》中的字形演变

字理阐发

甲骨文假凤为风,本为象形字,像凤鸟高冠修尾之形,如《字源》中的字形1。后加凡为声,且增画凤尾之珠毛纹饰,如《字源》中的字形2。

字理教学

该字属假借,与今文关系不强,不适合利用甲骨文字理进行教学。

字与文化

用“风”来比喻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来自上层的统治阶级。历代的统治者总想使百姓的社会习惯合于自已统治的阶级利益,总是要根据自己的阶级意志去改变社会的既成习惯,他们常常把这种影响和改造比喻成“风”把百姓的趋向比喻成“草”。如:《书·君陈》“尔惟风,下民惟草”:《论语·颜渊》“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如杀无道以就有道,何如?孔子对曰:子为政,焉用杀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;草上之风,必偃”。正因为“风”意味着“君子”对“小人”的传统习惯的改造,是统治阶级在刑、罚之外从精神上去麻痹百姓的一手,所以“风”常和统治者的政令、教化、礼仪、道德等有关。